我虽然今年才24岁,其实也是刚毕业不久,但是我肯定不会做一辈子程序员,尤其是在中国,我们老了还在编码的人才真是个奇葩。我不得不承认我虽然很热爱编程,但是我的编程生涯最多撑到35岁。
下面是一篇国外程序员的文章,转载自What happens to older developers?:
长期从事编程活动的程序员都期望在50多岁时能爬到一个足够高的职位,或者能顺利的退休。
但我在这里讨论的可能是一个你还没有想过的问题:如果到那时你失业了呢?
50多岁时你的职业仕途会成为一个问题。如果你有很好的技术,有人雇你,你会有一个很高的职衔,或你是一个专家,或有很好的人际关系,你都有可能找到一个新的职务。
否则,你会从衣食无忧沦落为无家可归。这是真的。我55岁,我的简历会让你感觉非常优秀,10年前我能挣到多达100万美元。现在我是一个流浪汉。我身体不是很好,没有医险,没有牙医。能找到的工作只是一些基本不需要技术的体力劳动,我也干不了。
我在试着做家教。然而,这点钱基本上不够付燃气费的。一个行政助理公司的老总拒绝了我,他们只要有经验的。
有两个人考虑让我去照料他们更老的亲属,但我没去。我去那里后将有一个职责是伺候拉屎撒尿。
不希望你们也变成我这样。我能给你们的是我的一些建议:
1. 职场上往上爬,不要停。
2. 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——虽然保持足够宽的技术面也很重要,这样你才不会被淘汰。
3. 建立一个人际圈。扩大它。
4. 多样化你的投资。
5. 有工作时医疗保险一定要上,这方面不要出问题。如果你没了工作,没了钱,医疗保险也没有,这将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6. 与人为善。但也不要犯傻。大部分你帮助过的人不会回报你。
关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,我在2011年做了一段招聘工作,我敢肯定,市场上并不太喜欢全才/通才技术人员。
技术上我做全能选手做了35年。工作要求我这样。大部分任何项目只要来了我都做,包括任何类型的编程开发。互联网泡沫出现时,公司钱都花完了,我承担了所有的技术角色;IT,网站,开发,技术支持,文档编写,等等。所有工作我都会一点。
后来,这些经历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改变。很少有招聘启事上写“需要一个什么都会一点”的人。
2003年,互联网泡沫破灭时,我的持股收入有1百万美元。之后大部分都损失掉了,我只好重新到人才市场求职。这才认识到,招聘单位对大龄的技术通才需求并不多。
就我个人的情况,有些事情跟你们不太一样,这是另外一个故事,下回再说。但如果你是一个技术通才,而且在中年失业,你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
“有这样的经验阅历,你应该是一个CTO呀?为什么连个工作都没有?”
他们会问你一下算法问题——你有30年没思考过的问题。或要求你进行编码考试——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你根本发挥不出特长。
提早打算。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。
这是我的简历:
http://oldcoder.org/general/misc/Kiraly_Resume.pdf
Regards, Robert (the Old Coder)
这里原作者给我们提了几个建议:
1. 职场上往上爬,不要停。
2. 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——虽然保持足够宽的技术面也很重要,这样你才不会被淘汰。
3. 建立一个人际圈。扩大它。
4. 多样化你的投资。
5. 有工作时医疗保险一定要上,这方面不要出问题。如果你没了工作,没了钱,医疗保险也没有,这将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6. 与人为善。但也不要犯傻。大部分你帮助过的人不会回报你。
首先第一条也是我们职场中常见的,第二条作为一个乐于自己人生的人是应该去努力的。第三条其实是我们程序员很缺乏的,多数程序员要么很宅,要么就是被工作强暴了所有的时间,很少有时间或机会去建立人际圈,不过我们依然需要去努力。第四条我认为在我们有些经济能力时是需要去学习的。第五条,这个虽然中国的医疗保险没有国外的给力,但是也基本上是强制执行的了,也没有什么可选的。最后一个就是为人处事的能力了。
©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来源: 赵伊凡's Blog
©本文链接地址: 为了我们即将老去的程序员生活做些准备
“为了我们即将老去的程序员生活做些准备”的35个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