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列表类型
列表类型也是一个我们很长要用到的一个类型。比如我们发博客,要用到博客列表。如果没有列表我们就只能遍历键来获取所有文章或一部分文章了,这个语法是keys,但是这个命令需要遍历数据库中的所有键,处于性能方面的考虑,在生产环境是不推荐使用的。
列表类型可以存储一个有序的字符串列表,常用的操作是向列表两端添加、删除、获取元素,或者某个片段。在redis中,实际上是使用双向列表的方式实现的,所以在列表两端添加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是O(1),获取的元素越接近两端,速度越快。但是通过索引访问元素就会很慢,尤其是列表很长的时候。但是如果只是获得队列开头或结尾的前多少个元素,这个就和队列长度无关了。所以这里队列非常适合我们的评论功能,以及一些新鲜事等功能的开发,记录日志也很好用。
1、增加元素命令
向列表两端添加元素:
1 2 |
redis>lpush key value [value ...] redis>rpush key value [value ...] |
这里也很容易明白,lpush的l是left,向列表左边添加元素,r自然就是right右边的意思了。
1 2 3 4 5 6 |
redis>lpush numbers 0 (integer) 1 redis>rpush numbers 1 (integer) 2 redis>lpush numbers -1 -2 (integer) 4 |
返回值是列表的长度。这里push的值可以是多个,但是有一点要说明一下。像是相面这样左边push了两个值-1、-2,实际上现在列表的值是这样排序的,-2、-1、0、1,所以就算是同时push多个,实际上也是一个一个插入列表的,只不过这些操作都会是原子的。
2、弹出元素命令
1 2 |
redis>lpop key redis>rpop key |
这里就很好理解了,分别是从左弹出,从右弹出,返回值是弹出的值。(弹出的意思就是把值移除并返回值)
综合上面四条命令,可以实现栈和队列了。
栈:lpush和lpop或者使用rpush和rpop。
队列:lpush和rpop或者使用rpush和lpop。
3、获取列表中元素的个数
1 |
redis>llen key |
当键不存在是返回0,这个如果一路学下来都可以猜到了。这里redis执行这条命令的时间复杂度是O(1),不像关系型数据库中的O(N)。
4、获取列表片段
1 |
redis>lrange key start stop |
lrange命令比较常用,返回从start到stop的所有元素的列表,start和stop都是从0开始。
1 2 3 4 |
redis>lrange numbers 0 2 1) "-2" 2) "-1" 3) "0" |
lrange还支持负值索引,这里是负值大家可以把负号加值直接理解成从从右数第多少个。
例如现在numbers的值是-2、-1、0、1,我们要是执行lrange numbers -2 -1,就会得到最后两个值。还有lrange numbers 0 -1是我们常用的用来获取全部列表的命令。
这里有两点要注意一下:
(1)如果start索引比stop索引位置靠后(这里说的是位置,不是索引值的大小),则会返回空列表(empty list or set)。
(2)如果stop大于实际的索引范围,则会返回列表最后变的元素。
5、删除列表中指定值
1 |
redis>lrem key count value |
lrem命令会删除列表中前count个值为value的元素,返回实际删除的元素个数。实际count大小不同,执行方式不同。
(1)count > 0:从列表左边开始删除前count个值为value的元素
(2)count < 0:从右边开始删除
(3)count = 0:删除所有
返回值是删除值的个数。
6、获得/设置指定索引的元素值
1 2 |
redis>lindex key index redis>lset key index value |
这里应该很好理解了,特殊说明一下index如果是负值的话就是从右边开始计算索引,和lrange的负值是一个意思。
7、只保留列表中指定的片段
1 |
redis>ltrim key start end |
这里也不做特殊说明了。
8、向列表中插入元素
现在我们列表中的值是-2、-1、0、1
1 2 3 4 5 6 |
redis>linsert key before|after pivot value redis>linsert numbers after 0 111 (interger) 5 redis>linsert numbers before 0 -111 (interger) 6 |
现在列表中的值为-2、-1、-111、0、111、1 。linsert命令会先从列表中查找值为pivot的元素,然后根据是before还是after在前或是后添加元素。
9、将元素从一个列表转储到另一个列表
1 |
redis>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 |
这个命令非常有意思,先执行rpop再执行lpush。这个命令会先从source右边弹出一个元素插入到destination列表的左边,并返回这个元素的值。整个过程同样是原子的。
到这里我们列表类型的命令就都介绍完了,是不是很简单呢~
本文原创与本人博客 http://irfen.me
©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来源: 赵伊凡's Blog
©本文链接地址: Redis学习笔记(五)——Redis常用命令入门——列表类型
“Redis学习笔记(五)——Redis常用命令入门——列表类型”的45个回复